1.广西百色做传销的多吗?

2.德保现在怎么样

3.中南民族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入口

广西百色做传销的多吗?

德保专项资金价格_专项资金保障措施

不是很多,现在都抓得比较严了。

百色(壮文:Baksaeg[1]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右江上游。总面积3.62万平方公里。全市共辖12个县(区),总人口378万人,有壮族、汉族、瑶族、苗族、彝族、仡佬族、回族等7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7%,其中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百色市官方语言是普通话和壮语,境内流行壮语等语言。壮民族布洛陀文化、黑衣壮文化、壮族织锦文化、北路壮剧文化、壮族嘹歌文化等,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是西南地区出海出境的大通道,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已基本形成高速公路、铁路、航空、航运、口岸“五位一体”的立体交通格局,成为中国与东盟双向开放的前沿。

百色市是以铝为主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工业基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同时也是一个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大石山区、贫困地区、水库移民区“六位一体”的特殊区域。

2015年3月25日,授予“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百色”由“博涩寨”演变而来,系壮语,意为山川塞口地形复杂的地方。一说系壮语“拍洗衣服的地方”之意。据传在鹅江与澄碧河汇合处,有一无底深潭,岸边有村庄,村女经常在此洗衣,因而得名。

乐业—布柳河漂流

泰始皇在岭南置三郡(桂林郡、南海郡、象郡),今百色属象郡。

秦末汉初,百色为南越国属地;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后,今百色属郁林郡增食县地。

三国时,今百色属吴,仍归郁林郡增食县地。

晋初,增食县改为增翊县,今百色属晋兴郡增翊县地。

南北朝,百色属晋兴郡增翊县地。

隋朝,百色属郁林郡宣化县地。

唐朝,在今百色地置羁縻添州(属江南道黔州都督府),归乐州和武隆县。

五代十国,今百色先属楚,后属南汉,仍称添州、归乐州和武隆县地。

宋朝,除归乐州不变外,改武隆县为武龙县,置古天县(县治在今那毕乡大和村),属羹州路添州。增置龙川州、唐兴州、睢暇州。

元朝,升田州为田州路,今百色仍称武龙县,羁縻归乐州、龙川州、唐兴州、睢州、天州(宋古天县)。属田州路。

明初,撤销羁縻龙川州、归乐州、唐兴州、睢暇州以及武龙县,其地并入田州。洪武二年(1369年)田州路升为田州土府,嘉靖七年(1528年)田州土府降为田州土州。今百色为田州土州地。

清康熙三年(1664年)田州土州改属思恩府,府治驻武缘县(今武鸣县)。雍正七年(1729年)分田州土州地设厅制,迁思思府理苗同知驻百色谓百色厅。翌年建城。这是百色得名之始。光绪元年(1875年)田州改土归流,升百色厅为百色直隶厅(厅治驻今百色镇)。统辖恩阳州判(今田阳地)、恩隆县(今田东县)、上林土县(今田东思林镇)、下旺土司(今平果县海城地)等地。

同年,划下田里(今四塘乡全境、那毕乡七塘一带、百色镇全境、永乐乡百练村等地)、武隆县(今百色百兰乡、龙川乡及田阳坤平乡之一部)、龙篆里(今巴马县西部)、篆里四都(今巴马县城、巴料、定马等中部地区)归百色厅治所属。这是百色有属之始。全境东西长360里,南北宽95里。

民国元年,百色直隶厅改称百色府,二年废府设百色县。原百色直隶厅、百色府所属的土州、土县均划出另置县,与百色县同属田南道(民国2年(1913年)设,道治驻百色)。民国15年(1926年)废道。民国18年(1926年)12月11日,成立百色县苏维埃政

乐业—布柳河漂流

府,县下属的龙篆里一都、二都、三都、四都、武隆、龙川(时属凌云县)等六个区、五十一个乡分别成立了区、乡苏维埃政府。

民国19年(1930年),广西始建民国制度,百色县属百色民团区。民国23年(1934年)设行政监督区(民国29年改称行政督察区),百色县属之。民国31年(1942年)至解放前夕(1949年),广西改划为7个区和15个区,百色县属第五区。区署驻百色。

1949年12月5日百色县解放,仍称百色县,归百色地区领导(行署驻百色镇)。1983年10月经批准,称百色市(县级)。[7]

2002年6月2日,批准(国函[2002]47号)同意撤销百色地区和县级百色市,设立地级百色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右江区。百色市设立右江区,以原县级百色市的行政区域为右江区的行政区域。百色市辖原百色地区的田阳县、田东县、平果县、德保县、靖西县、那坡县、凌云县、乐业县、西林县、田林县、隆林各族自治县和新设立的右江区。6月19日,自治区政府以桂政发[2002]32号转发批文。

2005年,百色市撤并乡镇50个。其中:右江区5个、田阳县5个、田东县3个、平果县5个、德保县6个、靖西县5个、凌云县2个、隆林各族自治县5个、西林县3个。从6月8日起,全市正式启动实施乡镇撤并工作,并在6月底前完成。[8]

2013年8月,经自治区批准,右江区永乐乡建制变更为镇建制,百色市一同获得撤乡建镇的还有田阳县五村乡、平果县凤梧乡、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乡、西林县那劳乡等4个乡。

截至2010年,百色市辖(1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10个县)右江区、靖西、田阳、田东、平果、德保、那坡、凌云、乐业、田林、隆林、西林等12个县(区)

位置

百色市总面积3.62万平方公里,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右江上游。地处东经104°28'-107°54',北纬22°51'-25°07'。西与云南相接,北与贵州毗邻,东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紧连,南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达365公里,是滇、黔、桂三地区的中心城市,是中国大西南通往太平洋地区出海通道的“黄金走廊”。[10]

地形

百色地形东西长320公里,南北宽230公里,地形为南北高中间低,地势走向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属于典型的山区,在总面积中,山区占95.4%(石山占30%,土山占65.4%),丘陵、平原仅占4.6%。[10]

气候

总的气候特点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沛,雨热同季,夏长冬短,作物生长期长,越冬条件好。据多年气

隆林—金钟山原始森林风景区

象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19.0°C至22.1°C,大于10°C,年积温6230°C至7855°C,全年无霜期330至363天,太阳辐射总量达到96.9至114.1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1405至1889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113至1713毫米。

自然资源编辑

一是矿产资源,截至2013年,该市已探明矿产有57种,是中国十大有色金属矿区之一。其中铝土矿已探明储

隆林—金钟山原始森林风景区

量7.8亿吨,远景储量10亿吨以上,约占中国的四分之一。煤的储量在4.5亿吨以上,已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产煤的主要基地,此外还有锑、铜、石油、天然气、黄金、水晶等十多种矿藏。

二是森林资源,该市有土山面积35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3.9%;野生动物资源100多种,植物资源2775种,其中药用植物1200多种,素有“土特产仓库”和“天然中药库”之称。

三是水能资源,该市境风水资源总量约为216亿立方米,可开发利用的水电资源有600万千瓦以上,截至2013年,已经开发的水电资源460多万千瓦,是国家“西电东送”基地。

人口民族编辑

2007年末人口385.9万,其中市区人口33.7万。有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335.73万人。[14]

根据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百色全市总人口为382.63万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64.08万人相比,十年间共增加18.55万人,增长5.09%,年平均增长0.5%。比“四普”到“五普”十年间年平均增长0.52%下降0.02个百分点。

全市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常住人口为346.68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1.75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4.93万人,增长1.44%,年平均增长0.14%。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96.34万户,家庭户人口为335.4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48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9人减少0.42人。

人口构成

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78.22万人,占51.41%;女性人口为168.46万人,占48.59%。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8.18下降为105.80。

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74.17万人,占21.39%;15-59岁人口为225.96万人,占65.18%;60岁及以上人口为46.55万人,占13.4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32.46万人,占9.36%。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3.15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0.47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68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33个百分点。

民族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51.84万人,占14.95%;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94.84万人,占85.05%。同2000年,汉族人口增加0.63万人,增长1.2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4.29万人,增长1.48%。

经济发展编辑

概况

2012年,百色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49.6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一、二、三产分别增长6%、9.4%、10%;全部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增长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增长31.2%;财政收入98亿元,增长1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70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4720元,增长16.5%。[18]

201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8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46.7亿元,同比增长7%;第二产业完成456.3亿元,同比增长10%;第三产业完成225亿元,同比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0亿元。财政收入完成107.7亿元,同比增长9.8%。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58亿元、贷款余额592亿元,分别增长12.1%和14.7%。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8.5:55.5:26调整为17.8:55:27.2。铝基和锰基新材料、非冶金铝、节能环保型金属、高端装备制造、碳酸钙、林木加工、电子信息等新产业加快发展。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3%,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同比下降7.03%。新增非公企业3275户、个体工商户1236户。

扶贫攻坚成效显著。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兴边富民行动和“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扎实有效。设立了“曾宪梓产业扶贫专项担保资金”,投入财政产业扶贫资金1.05亿元。完成广州市帮扶的12个“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任务,与广州市的扶贫协作向产业合作转变。完成扶贫培训5.3万人。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8亿元,实施一批水、电、路项目,贫困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预计全市减贫20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5个百分点。

全年交通领域完成投资140亿元,增长36%。百色至靖西、靖西至那坡、马山至平果、崇左至靖西4条高速公路以及云桂铁路加快建设。河池至百色、乐业至百色高速公路、黄桶至百色铁路、南昆铁路二线以及百色巴马新机场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国道、省区道路网16个改造项目和“百村通畅工程”192个项目深入实施。鱼梁航运枢纽船闸实现通航。

2013年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全部工业总产值1116亿元,同比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0亿元,同比增长11%。工业投资完成285亿元。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全市铝产业完成总产值600亿元,同比增长24%。工业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875亿元,同比增长14%。全市新增亿元以上企业9家,新增规模以上企业41家。[19]

201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917.9亿元,增长8.4%,增速排在全区第5位,比上年提升5位。财政收入完成108.7亿元,增长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95.2亿元,增长1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86.3亿元,增长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亿元,增长12.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3%,控制在5%的目标内。城镇新增就业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的目标内。外贸进出口总额7.3亿美元,增长21.8%。[20]

农业

百色市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土地肥沃,对发展农业十分有利。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早稻、玉米、麦类、豆类、薯类;经济作物以甘蔗、木薯、花生、芝麻和麻类为大宗。

历史以来,因受自然条件限制,旱、涝、寒等自然灾害频繁,加以生产技术落后和封建地主土地制度的束缚,农业生产十分落后。

据光绪八年《百色厅志》记述:“其地山多田少,俱无水利,十日不雨苗立槁,一月不雨水就涸,农田岁一稔,四月莳秧,九月刈稻,以余暇负贩营生,搏蝇头利”。

1933年《广西年鉴》记述:百色县耕地面积17.51万亩,当年播种面积18.08万亩,粮食总产量1750.26万公斤,产值42.08万元(毫币)。其中稻谷种植面积14.37万亩,产谷1266.5万公斤,亩产88公斤。

解放后,农民分得了土地,后又组织了互助组、合作社,沟通了社员生产上的需求。调剂了劳力缺余,兴修水利,积肥改土,特别是政治生活稳定,农业发展较快。粮食总产1949年是2412.5万公斤,1957年增到3078.46万公斤,年均递增3.1%。人均有粮300.32公斤。农业产值(种植业,下同)为700万元(人民币,80年不变价,下同)。县内粮食略有余裕;经济作物产品糖,1956年外调26.5万公斤。1965年粮食总产为3112.88万公斤,比1962年增长27.74%。农业产值为1219万元,比1962年增长17.21%。

1982年全县普遍实行农业生产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生产积极性调动起来,生产有所突破。当年粮食总产为7779.67万公斤,农业产值为3098.91万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37.58%和34.91%。1983年粮食总产上升到8058.97万公斤,农业产值为3165万元,分别比1982年增长3.59%和2.13%,比1978年增长42.52%和37.79%,创历史最高水平。甘蔗亩产4.31吨,出现一些高产典型,亩产6吨以上的有两个村和21个村民小组<其中两组亩产8吨),亩产超10吨的有12户。1984、1985、1986年因自然灾害和经济作物种植增多,粮食总产量分别比1983年下降8.88%、19.18%和25.17%。1987年开始回升,1988年总产为7134.8万公斤,农业产值为3047万元,比1985年分别增长9.54%和11.20%。

1952~1988的37年中,国家先后投入2063.55万元扶持农业生产,加上科技推广、水利建设逐步增加、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粮食生产发展较快。1988年粮食总产比1952年增长2.28倍,年均递增3.5%,但因自然灾害的频繁侵袭和工作上的失误,生产起伏不定,呈波浪式向前发展。1952~1957年,粮食产量年均递增9.8%;1958~1965年,年均递减3.8%;1966~1978年,年均递增5.4%;1979~1988年,年均递增3.6%。37年中,有25年增产,12年减产,在25年增产年中,有8年属恢复性增产。[21]

2006年末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6.12亿元,主要农产品有蔬菜、水果、烤烟、油料、茶叶等。其中水果产量达38.94万吨,蔬菜产量达183.95万吨,蔬菜产品畅销全国30多个省区300多个大中城市。[22]

2011年全年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155元,增长20%,是2002年撤地设市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全市全年蔬菜种植面积达163万亩,产量277.1万吨,分别增长6.33%和7.79%。全市年出栏肉鸡5000羽以上的规模场累计达3500个,建成林下养鸡集中区90个,林下养鸡“百万羽乡镇”和“十万羽村”分别达到28个和108个。

工业

清光绪年间,百色市的乡镇手工业生产已初具规模,诸如打铁、木器、竹器、纺织等手工业已遍及乡村,但生产能力小,多为单家独户生产,亦有少数联户合办,而品种单调,产量不多,产品多自产自销。民国8年(1919)9月,商办百色日光电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是本市第一家现代工业,并推动了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1922年,已有毛巾织造业8家,织布业15家,面条加工数家,产品线面远销龙州、靖西等地。26年,工厂作坊增至72家,百色熟烟(丝)畅销云南、贵州等地,仅林鸿源烟庄年产烟丝5万公斤,产值13万元(银元)。

1936年,工业、手工业有335家,其中酒精、采煤等为新兴行业,至1949年,工业总产值69.88万元(按人民币1980年不变价计算)。

1950年10月,专区人民工厂成立,是全民工业之始。在国民经济恢复三年中,先后建立专区农具厂、右江农民报印刷厂、建国机器榨油厂等6家全民所有制企业,加上私营企业9家,至1952年共有工人938人,当年总产值225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2137元。经过经济恢复时期,县政府加强对工业生产的领导,后又通过对私营工商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工业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发展步伐加快,至1957年,有企业21家,总产值年均递增37.9%,属高速增长。

1970年,贯彻关于“军工第一,三线第一,配套第一,质量第一”、“工业要增长17%,年均增13%”的指示,县进一步加强对工业的领导,当年投资159.9万元,有企业79家,工业总产值3813.7万元,效益得到提高,在“三五”计划期末总产值年均增长17%,到“四五”计划时总产值年均递增15.7%,生产较为稳定。在“五五”计划期间,因实行生产责任制迟缓,效益降低,总产值年均递增8.8%,1980年利税比1979年减1.6%。

自1982年普遍实行厂长责任制和经济承包责任制后,调动了经营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生产有所改观,在“六五”计划期间生产基数增大的情况下,总产值年均递增仍达7.4%。多年来,由于重视投入,从1952年至1988年市属总投入7049万元,使产值逐年增加,1988年总产值达21275万元,独立核算企业职工16046人,全员劳动生产率13258元,是解放以来最高的一年。

在全部企业中,中央属企业,有分别建于1964年、1965年的建华厂和大华厂,1966年投产,当年总产值共268.68万元。主要产品为军工品。1986年总产值2650万元。从1987年起改属地区企业。

区属企业,有建于1956年的东笋煤矿,1961年拨归地区管理。余下的百色公路总段机修厂、华侨农场工厂、百色茶场工厂、阳圩茶场工厂、右医印刷厂、右江师专印刷厂等6家,均不是独立核算企业,无系统资料记载。从1985年起年度统计报表归百色市管理,1988年总产值737.5万元,比上年度增7.4%。

地属企业,有建于1950年10月的百色专区人民工厂。1952年1月增加右江农民报印刷厂和专区劳改大队工厂,当年3家总产值26.3万元。1955年增加专区副食品加工厂、专区红星榨油厂、专区自来水厂共6家,总产值153.8万元。此后地区为增加财政收入,加强对工业生产的领导,逐年增加企业建设,至1966年有企业9家,总产值465.1万元。1979年企业增至36家,总产值3366.9万元。1980年至1985年,地区将部分企业拨归百色市管理,1986年实有企业17家,总产值3407万元。1988年有企业24家,总产值11290.5万元,比上年度增7.3%。

市属企业。有建于1919年的商办百色日光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和林鸿源烟庄。后增加毛巾织造业8家、织布业15家,至1949年有企业25家(不合手工业),但多为小厂,总产值69.88万元。1952年按照工商行政登记有建国机器榨油厂和林鸿源烟庄等9家,总产值225万元。从1956年起,工业发展步伐加快,至1966年有企业52家。总产值1510.7万元。1979年企业增至80家,总产值4951.4万元。1985年有企业92家,总产值7181万元。1988年经过企业整顿和调整,有企业91家,总产值9247万元。[23]

2006年末完成工业增加值90.54亿元,同比增长22.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236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53.78。主要工业产品有原煤、机制纸、水电、火电、蔗糖、铁合金、原铝(电解铝)和氧化铝等。[22]

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700亿元,增长28%.

201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700亿元,增长28%;工业增加值完成264亿元,增长13%。全年全市铝及配套产业实现工业产值348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1.9%。

服务业

2006年,百色在167个旅游景点中,已成功推出了邓小平足迹之旅,天坑群之旅,峡谷群之旅等旅游线路。2006年共接待游客503万人,同比增长23.4%,实现旅游收入19.24亿元,同比增长18.75%。[22]

2011年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80亿元,增长8%。红色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游客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达1110万人次,增长16.2%;综合收入73.5亿元,增长29.67%。物流业发展不断提速,预计全年完成公路货运周转量802770万吨公里,增长38.5%;水运货运量209.2万吨,增长2%。对外贸易稳定增长,预计全年实现4.25亿美元,同比增长7.6%。居民消费持续兴旺,预计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6亿元,同比增长18.3%。

德保现在怎么样

广西壮族自治区德保县教育发展情况综述

德保县位于广西西南部,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全县总面积2575平方公里,下辖12个乡镇185个村民委(社区),居住着壮、汉、瑶等9个民族,总人口34万。全县现有普通中学18所(其中完全中学、高级中学各1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村级以上完全小学108所,教学点143个,幼儿园85所(其中民办83所)。现有在校中小学生35751人,其中小学生22018人,初中生10905人,高中生2838人(不含中职在校生);现有在职教职工2978人,其中小学教职工1653人,初中教职工918人,高中(含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职工280人,其他127人。

德保县属大石山区,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滞后,地方财政困难,教育经费缺乏,致使全县中小学校的基础设施破旧落后。1998年,全县中小学校校舍危房高达2.9万多平方米,占校舍总面积的17.65%。不少村完小和教学点的教室都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泥瓦房,有的地基下沉,有的横梁断裂,有的瓦片残缺,教室里课桌椅破烂残缺。雨季来临,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教室里到处是水坑,办学条件极为艰苦。由于办学条件的制约,“两基”攻坚之前,德保县适龄儿童、少年的入学率分别为94.8%和88.6%,小学、初中辍学率分别为2.17和7.83%。同时,师资力量不足,学习风气不浓,影响了全县教育的改革发展。

“治穷”必须先“治愚”。要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离不开“两基”进程的加快和“两基”质量的提高。而加快发展基础教育和“普九”、扫盲步伐,提高人民文化素质,更是改变德保贫困面貌的治本措施。在多年的实践中,县委、县政府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德保县1994年实现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目标,1998年完成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任务并通过国家级验收,被评为“全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先进县”和“自治区扫除青壮年文盲先进县”,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德保县“两基”工作仍然存在基础差、起点低、任务重等许多问题。在2004年全县“两基”攻坚动员大会上,县委书记唐咸历郑重地提出:“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全县干部群众要同心协力,用三年的时间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由此,德保掀起了教育史上领导重视程度最高、群众发动最充分、政府投入最多、捐资助学力度最大、校园规划建设和质量最好的“两基”攻坚热潮,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上下一心,积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克服困难,团结拼搏,“两基”攻坚战取得了骄人的阶段性成果: 2006年5月,德保县顺利通过自治区级“普九”达标评估验收;同年10月,又顺利通过了自治区“普实”达标验收;2007年6月通过国家“两基”评估验收,并荣获全区“两基”工作先进县称号。

德保“两基”工作最大的收益是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今天,您到德保来,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镇,都会听到广大群众深有感触地说:2004年以来,德保变化最大的是教育。正是勤劳俭朴的德保人民用一双双巧手,借助国家及外援项目的实施,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使过去简陋、破烂的校舍变成一幢幢整齐漂亮的教学楼、宿舍楼、综合楼,描绘出一幅幅红绿掩映、绚丽多彩的校园景观图。2007年4月,副委员长路甬祥到德保县进行义务教育法执法检查,当他参观了足荣镇泗营完小和都安乡棋江完小的校园后,对德保的学校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德保县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是:

一、强化政府行为,落实攻坚责任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我县先后成立了由县政府县长亲自担任组长的“普九”工作领导小组和 “两基”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起了县四家班子领导包抓乡(镇)、县直部门包抓学校、乡(镇)领导包村、教育部门各股室包校的包点联校责任制,形成了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局面。

(二)党政领导身先士卒,率先垂范。

2004年3月,唐咸历书记到县民族中学调研时,了解到学校建设新校门碰到用地纠纷问题后,立即召集有关部门现场办公,使新校门得以顺利施工。为做好县城中小学校的布局调整,唐书记多次组织国土、教育、城建等部门召开土地征用协调会,完成了新德保初中80亩土地的征用工作,三年后的2007年8月,总投入资金3776万元、建筑面积6.64万平方米,能容纳3000名师生的新德保初中的落成了,它成为我县城镇化建设的一个亮点工程。2006年2月,在“两基”攻坚冲剌阶段,李县长连续4天率领县四家班子领导、县直各单位负责人深入全县12个乡(镇)学校进行现场办公,及时解决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仅4天时间,李县长就为各中小学校落实“两基”经费120.25万元。县领导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的榜样作用,极大地激发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投身“两基”攻坚工作的热情。

二、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

(一)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

几年来,我县按照《义务教育法》及相关教育法律法规要求,将全县义务教育经费列入全县财政预算,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经费,确保教育投入实现“三个增长”,保证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达到“65%用于教育”的要求,保证教师工资正常发放。

1.财政对教育拨款逐年增长。2004-2007年,全县财政经常性收入分别为13321万元、16609万元、20137万元、25835万元,分别比上一年增长9.83%、 24.68%、21.24%、28.3%;县财政预算内对教育事业费拨款分别为4701万元、5427万元、6580万元、8590万元,分别比上一年增长24.23%、15.44%、21.25%、30.55%。几年来,我县对教育拨款的增长比例均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

2.在校学生人均教育事业费逐年增长。2004-2007年,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经费实际支出分别为6075万元、8028万元、9893万元、10184万元。在校学生人均教育事业费分别为1672.54元、2341.69元、3221元、3474万元。

3.在校学生人均预算内公用经费逐年增长。2004-2007年,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支出分别为153万元、158万元、201.68万元、247万元;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为42.12元、46.09元、59.67元、61.02元。

(二)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使用达到要求。

我县实施税费改革以后,中央每年对我县的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为1129万元,其中工资性转移支付资金为260万元,按“65%应用于教育资金”计为564.85万元。我县2004-2007年实际用于教育的拨款达2816.7万元,年平均704.17万元。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达到“65%用于教育”的要求。

(三)实施“八大工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为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2002年以来,从1998年开始,在国家、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我县多渠道筹集资金,先后组织实施了以“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受灾水毁学校建设项目工程”、“基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教育项目工程”、“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中小学布局调整项目”、“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项目”等八大教育专项工程为主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6757万元,其中上级投入8549万元,县财政投入5510万元,其他资金2698万元。共新建校舍27万平方米,修缮和改造校舍9.2万平方米,新增学校食堂、厕所、围墙、运动场等附属设施工程7.5万平方米,全部消除D级危房,全县中小学校的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提高。

(四)部门配合,大力支持。

经县领导协调,2005年以来,县国土资源部门对与教育工程有关的办证收费进行调整,每个土建项目工程调整后的收费比标准价优惠1万元左右。县建设部门为教育基建项目提供方便,仅2005年以来,就免收项目墙改费、劳保费等费用共计74.8万元。县直各单位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及硬化、绿化、美化、文化等各尽所能,倾力帮扶。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以来,县直单位为学校捐款捐物达363.6万元。

(五)群众投工投劳,师生积极参与。

龙光乡那练村人多地少,土地奇缺,当学校建综合楼需要扩大用地时,群众二话不说,将近1亩的土地无偿划给了学校,连青苗补偿费都不肯要。巴头乡登星村隆凤觉、许承片等5户村民也主动让出3.4亩责任田给学校作建设教学楼用地。

巴头乡多腾村支书潘其锋、村民委主任农定光发动群众捐片石180立方米,石砂50立方米,并亲自操作振动器硬化校园,一身泥、一身汗,与53位家长一起用整整5天时间,帮助学校完成了520平方米运动场的硬化任务。隆桑镇示洪村、果普村、谷留村、龙串村的村民委发动群众、学生家长推倒了危房39开间,平整场地1050平方米、捐献横木350条,修建好本村学生宿舍。

马隘乡隆华完小和足荣镇泗营完小女教师比较多,但她们在“普九”攻坚中充分发挥了女性半边天的作用,自觉动手参与美化亮化校园,学会了铺设水泥地板,几名刚参加工作的女教师的双手更是在劳动中磨出了老茧。都安中心校、马隘中心校、兴旺初中、隆桑示洪完小、陇串完小等学校校长用自己的工资抵押或其他方式赊抵建筑材料。

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至2007上半年,全县群众义务投工投劳11000多个工作日,投工献料折币248万多元。

涓涓细流汇成海,聚沙成塔塑丰碑。

敬德中心校原旧宿舍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群众献工献料建成的泥墙瓦房,由于年久失修,每到下雨天,宿舍就会出现“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的情况,宿舍内四处漏雨,学生只有用桶接水,用雨伞或者塑料布遮雨,严重威胁学生的生命安全。经过实施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如今的校园里,已经找不到危房宿舍的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幢3层的学生宿舍楼,宿舍内宽敞明亮,通风效果良好。

荣华初中建在一座山头上,全部家当是一幢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教学楼、两排平房和一个不像样的小型篮球场。每逢雨季,学校两排砖瓦结构教学用房和教师生活用房就处于滑坡的危险中。安全问题,就像一把利剑,时刻悬在师生心中。每逢天要下雨,学校只好提前放学,紧急疏散护送学生回家。如今,学校新建的三幢教学楼,两幢宿舍楼和一幢综合楼,装修一新的旧教学楼,像晶莹的翡翠缀饰在山坡上,成为山村里的一道靓丽风景,师生安全问题也得到了保障。

足荣镇泗营村完小得到国家民委帮扶项目及县直各单位的资助,建起了教学楼,综合楼,完善了文化长廊、运动场,校园内造型独特的小山、小桥流水、古朴水车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06年以来,百色市大半县份及区内巴马、天等、都安等县都到德保参观学习。2007年4月,全市“两基”迎国检工作现场会在德保召开,市领导、各兄弟县教育界人士对德保县的学校建设给了极高的评价。

(六)“三个结合”做好危房改造,提高办学效益。

一是把危房改造与学校的布局调整结合起来,1998年以来,全县共撤并了25所村完小和594个教学点,使过度分散、质量不高的村完小和教学点从原有的168所和737个降至目前的108所和143个,极大地节省了教育经费使农村教育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配置。二是把危房改造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相结合,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解决了山区小学教学布点分散、办学效益低下等问题,使农村教育由以前低效的分散教学走上了高效的规模发展之路。三是把危房改造与信息技术装备相结合,2002年以来,我县投入“普实”建配和现代远程教育的经费达529万元,一个个高标准的实验室、仪器室、微机室陆续在各中小学校建立了起来,一批批仪器、图书配进了各学校仪器室、图书室、阅览室,学生学习兴趣大大加强,教学效果得到提高,农村的师生同样足不出户就可以看到山外世界的精彩。

三、加强学校管理,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006年以来,我县先后出台了《德保县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县初中学校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德保中小学课堂教学效益实施方案》、《德保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奖励细则(试行)》等教育管理制度和政策,初中学校都实行全封闭式管理,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由于教育教学管理不断加强,全县中小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2001至2007年,德保县连续7年荣获全市高中教学质量一、二、三等奖和高考指导奖;共有48个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目标教学先进单位”、“全区新课改课题研究先进单位”、“全区两基攻坚先进单位”、“全区九年义务教育目标教学实验先进单位”、“全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几年来德保县承担的2个中央教科所重点研究课题和3个自治区教科所课题的研究工作都已全部顺利结题。

四、狠抓控辍保学,扶贫关爱工程成效显著

我县通过加强《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规的宣传、建立“控辍保学”责任制、实行 “一证管多证”制度,加大依法控辍工作的力度,有效控制学生流失和私企使用童工的现象。同时,大力实施扶贫关爱工程。一是认真落实国家助学政策,2002—2008年上半年,我县共发放“两免一补”专项资金2071.92万元,累计有23.6万人次的中小学生受益。二是坚持开展干部职工捐资助学活动,2002年以来,全县共筹集到县级助学金449.15万元(其中扶助贫困中小学生256.89万元,扶助困难大学生192.26万元),共解决36986名贫困中小学生和634名贫困大学生的入学难问题。三是出台相关文件,明确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子女按实际居住地相对就近安排入学,相关学校不得拒收,不得收取借读费、择校费和赞助费,2003年以来,全县城区学校共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1860多人。四是通过学校少先队、班(团)委、妇工委的共同努力,给予留守儿童和后进生更多的温暖和关爱,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消除厌学不良情绪,让弱势群体学生进得来、留得住。五是筹措资金,做好孤儿、留守儿童、残疾学童的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依法保障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

中南民族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入口

一、中南民族大学教务管理系统登录入口 中南民族大学教务管理系统登录入口为#,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二、中南民族大学简介

中南民族大学是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坐落于白云黄鹤的故乡——武汉南湖之滨。学校前身为中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1年,2002年3月更名为中南民族大学。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始终坚持党的民族工作规律与高等教育规律相结合,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性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普遍性相结合,遵循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尊重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努力探索办好民族院校的新路子,学校的各项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

学校占地1550余亩,校舍面积100万余平米,馆藏图书697余万册,拥有全国高校第一家民族学博物馆。校园内绿树成荫、花香四季,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鳞次栉比,湖光山色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构成了教学、科研和生活的优美环境。

办学基础稳步夯实。学校现有56个民族的全日制博士、硕士、本科、预科等各类学生27000余人,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超过60%。学校现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4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点,16个专业型硕士点,授权学科覆盖了除军事学之外的其他全部12个学科,拥有涵盖10大学科门类的84个本科专业。2018年1月,学校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其中民族学、化学和药学3个学科入选“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017年,民族学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第3。2015年,化学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现有在编在岗教职工2135人,各类专任教师1429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50.6%。172人入选国家级或省部级人才计划。近五年学校获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988项,其中,国家自科、社科基金286项;争取科研经费2.8亿元,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06项。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多年来保持在湖北省高校前4名,湖北省社科基金立项数连续三年居全省前2名,一大批高质量调研成果得到中央领导同志批示和上级有关部门肯定。学校建成“武陵山减贫与发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 等39个省部级科研机构(实验室、基地、中心)。在中国校友会 大学排名 全国167位,在自然指数中国内地高校排行榜排名139位,全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排行榜86位。

学校影响不断扩大。2012年,学校获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是非“985”“211”高校中唯一获批单位,也是委属高校中唯一获批单位;2016年,学校顺利完成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本科教育教学受到教育部专家的高度评价。2017年8月,学校获评“全国创新创业教育深化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9月,学校人才培养成果入选“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建校67年来,学校累计培养了14万余名各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包括“*”、2016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得者85级化学系校友向文胜,代表、优秀基层工作者代表87级历史系校友王瑞霞等。学校承担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利用自身科研优势建设多个服务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平台, 推进国家民委派驻武陵山片区联络员、“1221”精准扶贫联系村、驻村扶贫工作队、“616”对口支援长阳县、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程、定点帮扶恩施市基础教育暨龙马民族学校、博士服务团、“三万”活动、科技副县长、基层高质量发展专才支持计划等“十大工程”,累计派出干部、教师125人次,投入各类扶贫专项资金4000余万元,先后与恩施州、铜仁市、张家界市、湘西州、怀化市、黔西南州等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加强与武陵山片区、巴林右旗、德保县、乐安县等地区在人才培养、智库服务、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民族文化建设、农产品销售渠道拓展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学校与境外50余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 与重庆大学等数十家国内高校开展联合培养、互访互学等深度合作。2008年建立委属高校第一所孔子学院,近年,学校受孔子学院总部委派开展多场文艺巡演。

立德树人成效显著。学校坚持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持续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学校多次被湖北省委评为“先进党委中心组”“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学校连续16年被评为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连续多年获得教育部、湖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涌现出了“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湖北省十佳班主任”“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一大批优秀师生代表。学校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大力开展“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教育,与国家民委共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研究中心”,建设《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国家级精品课程, 创办“少数民族学生骨干训练营”,开办 “西部少数民族卓越行政管理人才实验班”和“西部少数民族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2016年,学校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高校”。

学校坚持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和民族工作重点,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办学宗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有为,勇于创新,大力实施“质量立校、学科兴校、人才强校、特色荣校”战略,努力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民族大学,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