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油价2021年_1921年美国油价
1.香港回归后的资料
2.66年属马一生有几次大灾,1966属马2022 最危险的一个月
3.如何理解货币的价值 兼评为啥黄金会涨
4.福特T型车的生产销售
5.2月21日发生的事
香港回归后的资料
香港回归以来,各方面的状况令人乐观。
香港回归七年以来,尽管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但均度过了难关,香港“一国两制”经受住了考验,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与发展。香港经济在波动中发展,目前已出现强劲复苏势头。中央对香港支持不遗余力,是香港经济持续发展与政改循序渐进的重要保证。香港内部政改争议虽然日益激烈,但这是民主发展中的问题,需要在发展中解决。
“一国两制”经受住了考验,并在实践中完善与发展
香港回归七年来,中央依据《基本法》处理香港事务,除了积极支持与配合香港及维护香港的自身利益外,未直接干预香港事务,保证了香港在“一国”下的“两制”的有效落实。香港特区在施政中,始终贯彻“一国两制”与“港人治港”的方针政策,维护了香港自由港地位与社会的相对稳定。
香港回归后,民众的抗议游行活动,甚至大规模的抗议游行,不论其动机如何,基本上均能依法行事,未引起严重的社会冲突,特区与中央并没有干预,这是香港“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重要体现,避免了在民主政治改革过程中出现社会。香港依然是一个言论自由的地方,左中右各种声音都有,种种批评特区的言论没有受到限制。
特别是香港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得到维护与发展。到2004年,香港连续七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也是香港第10次获得此一殊荣。香港自由经济体制不仅没有受到影响,而且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维持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信息中心与商务服务中心地位。回归后,香港特区不断改革,完善相关制度,提高效率,使得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与航运中心的地位更加巩固,世界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集中香港;香港股市是亚洲第二大、世界第八大股市。香港的集装箱装卸量继续维持世界第一宝座,香港新机场自1998年营运以来的航空货运量一直高居世界第一。这一切充分显示,香港回归后依然具有活力与发展潜力。
香港经济在困难与调整中发展
香港回归七年来,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特别是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禽流感、SARS以及政治纷争等一次又一次的巨大冲击,香港经济发展出现了很大起伏。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1998年香港经济出现50多年来少见的负增长。随后,在国际经济大环境及内地经济发展带动下,香港经济在2000年实现10.5%的高增长。然而,由于国际经济形势的再次逆转,东亚地区经济出现普遍衰退,香港经济也再次陷入低潮,2001年出现零增长。此后,香港经济开始出现恢复性增长,2002年增长2.2%;2003年增长3.2%。19-2003年,香港经济平均增长为3.1%。今年以来,香港经济复苏势头强劲,第一季度增长率达到6.8%,预计全年增长超过6%。
回归以来,香港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一是经济结构调整缓慢。制造业持续下跌,近十年平均每年净产值实质下降9%以上。特别是高科技发展进展不大,没有出现新的亮点行业,经济结构转型任务依然艰巨。二是财政赤字增加,到2002年已达到700亿港元,去年则降至不到500亿港元,已经影响到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稳定与经济的健康发展,特区已取多种措施,改善财政赤字,并在前不行债券,以改善财政情况。三是失业问题在回归后变得较为严峻。1998年以来,香港的失业率接连突破4%、6%、7%,2003年接近8%(7.9%)。不过,随着特区的不断努力与总体经济情况的逐步改善,今年以来失业情况有所改善,2004年5-7月失业率降至7%,创26个月以来的新低,预计全年有望跌破7%。但香港经济处于转型期,结构性失业不易改变,失业问题仍将是香港面临的一个重要经济与社会问题。四是通货紧缩问题。1999年以来,香港已连续五年物价指数呈现负增长,综合消费物价指数衰退平均幅度近3%。今年以来,随着国际经济开始景气及国际油价格的上涨,香港通货紧缩情况有所改善,但今年1-5月综合消费物价指数跌幅较上年同期仍下降1.6%。另外,目前香港经济强劲复苏,仍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未来发展尚待观察。
制度建设与政改纷争问题更加突出
香港回归后,尽管特区依“基本法”行事,逐步推行政改,但因涉及面广,议题敏感,使得制度建设与政改纷争不断,已严重影响到香港的社会稳定。
香港特区为了提高执政效率,对香港官僚体制进行了适度改革,实施了“主要官员问责制”,即港府的施政成效责任由问责高官完全负责与承受。这一制度实施以来,尽管也有争议,但推动较为顺利,特区基本能够落实。
在落实《基本法》关于制订“国家安全条例”即“23条立法”问题上,中产阶级疑虑较多,社会争议较大,加上民主派将问题扩大化,引发了群众大规模抗议游行,最后特区在考虑维持香港社会安定的考虑下,不得不暂时延缓该条例的制订,可以说这是香港制度建设的一大挫折。
在香港行政长官与立法会选举问题上,香港内部争议更大。民主派不顾香港社会现实,急于提前进行全面直选,已涉及到对《基本法》相关条文的理解与解释问题,最后不得不通过人大常委会“释法”来解决争议。可以说,全国人大的“释法”,对香港的改制指明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大方向,避免急进的改革与不成熟的普选对香港带来的负面影响。香港民众与各政治团体应该珍惜这一机会,在协商中解决政改争议,在完善制度建设中推进民主发展。
今年以来,中央开始了与民主派的接触与沟通,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有助于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议,逐步推进香港政治制度的建立与民主发展。但应充分体认到香港复杂的政改矛盾不是一下子所能解决的,未来可能还会在某些问题上争议得更激烈,但只要遵循《基本法》、本着为香港的利益着想,终能找到一条解决之道。
在对待香港政制建设与民主发展问题上,关键是要培养熟悉民主运作的政治人才,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逐步推进。无论如何改革,香港是中国的香港,香港是“一国两制”下的香港。
中央全力支持香港,香港与内地合作不断深入
香港回归后,中央全力支持香港,使香港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困难,维护了香港的社会相对稳定与经济发展。在香港回归六周年之际,中央回应特区的提议,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极大地稳定了香港企业界对香港经济的信心,而且也起到了促进香港经济迅速回升的作用。CEPA签署后,香港经济开始明显复苏,并在今年出现强劲增长;股市从此前的8000多点上涨到目前的12000多点;通货紧缩有所改善,失业率开始回落。
CEPA本身也取得实质性进展,到今年5月底,共有354家港澳公司向内地部门提出享受CEPA待遇申请,其中298家获得批准。港澳原产地货物以零关税进入内地市场的价值达3.3亿港元。CEPA还促进了港台经贸往来,2003年台湾对香港投资增长283%。特别是台湾银行加快进入香港,目前在港分行达13家,办事处6个,并开始以并购香港银行方式,希望通过CEPA机制进入内地市场,香港在两岸三地的中介地位进一步增强。
在香港回归七周年前夕,中央批准广东省提出的建议,建立“9+2泛珠江三角区域合作机制”,目前已建立了正式的合作框架,确立了八大合作领域,这对加强香港与内地经济合作又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对维持香港在亚太地区经济枢纽地位与国际商贸服务中心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改善香港经济,中央还取了许多具体可行的政策。一是扩大开放内地居民赴港旅游特别是推动“香港自由行”,赴港旅游的内地居民持续增加,大大刺激了香港的消费与旅游市场,成为带动香港经济回升的重要支持力量。二是内地与香港的金融合作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尤其是中央批准内地于今年初可在香港使用,及时性批准香港银行可以经营人民币存款、兑换与汇款等业务,为香港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业务。目前,经营人民币业务的香港银行达39家,人民币存款额达60亿元(到4月底)。三是为了支持香港发行债券及改善财政赤字状况,中央明确表示可动用外汇储备购买香港的债券,是对香港经济的又一有力支持。
66年属马一生有几次大灾,1966属马2022 最危险的一个月
66年属马一生有几次大灾
通货膨胀是指造成物价上涨的一国货币贬值现象。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通货膨胀比如会造成一定的物价上涨,然而通货膨胀又并不等同于一般的物价上涨:一般物价上涨是指某个、某些商品因为供求失衡造成物价暂时、局部、可逆的上涨,因此物价上涨期间不会造成货币的贬值;通货膨胀则是指能造成一国货币贬值的该国国内主要商品的物价持续、普遍、不可逆的上涨。
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一国流通中的货币量大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因此导致该国货币一直在贬值、物价一直在上涨。 一般情况下通货膨胀是在经济下行时期通过大量引发货币来抑制经济衰退从而导致的。其实通货膨胀是一直都存在的,只不过有恶性和良性之说。通货膨胀其实一直都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经济生活中,只不过通货膨胀分为恶性和良性两种。
通常在历史上被记载的通货膨胀都是恶性通货膨胀。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人们对好事和坏事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碰到好事会觉得理所当然,碰到坏事就会觉得格外反常。良性通货膨胀一直存在于日常经济生活中,因此也就没什么值得花费笔墨记载的。只有那些曾给人们的生活造成过灾难的恶性通货膨胀才会被详细记载,因为人们希望从中总结出如何避免悲剧重演的经验教训。
20世纪先后出现了三次全球瞩目的通货膨胀。这三次通货膨胀所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几乎不相上下,同时这三次通货膨胀也都造成了颇为严峻的社会问题。20世纪之一次全球瞩目的通货膨胀发生在一战后的德国。一战令德国损失了10%左右的人口和将近1/7的土地(不含殖民地)以及半数的钢铁工业。对德国工业至关重要的萨尔煤矿区也被交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实际由法国占领)。
大量领土、人口、工业的损失令德国战后的经济复兴举步维艰,同时德国作为战败国还背负了沉重的赔款压力。根据1921年4月英、法、美、意等国协商的结果:德国需要向战胜国赔款1320亿金马克,分30年付清并支付利息。一战后成立的魏玛共和国根本无力向协约国支付巨额赔款。万般无奈之下只得通过向德国银行出售债券来弥补开支和税收收入之间的差额。
然而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也为日后的通货膨胀埋下了伏笔。1922年德国多次请求延期支付赔款。法国方面不仅对德国延期支付赔款的请求予以拒绝,还联合比利时出兵占领了鲁尔区。魏玛号召鲁尔居民以“消极抵抗”的方式法国的占领政策。当时魏玛动用了价值5000万美元的黄金储备用于支援鲁尔区的停工斗争,然而这也使德国经济遭受重创。
马克的价值开始以一日千里的速度下滑,到了1923年4月以后德国基本放弃了对马克进行干预的任何想法。当时德国300多家造纸厂和20多家印刷厂每天24小时不停为银行提供所需的钞票。通胀最严重的时候早上的面包钱到了晚上连面包渣也买不起了。1923年的德国通货膨胀达到了顶峰:柏林一家面包店门口的牌子上清清楚楚写着“一个面包需要一万亿马克”。数字在这时已失去原本的意义。
德国人民再也不用烧柴取暖了,取而代之的是烧掉堆积成山的马克。德国儿童渐渐开始用钞票搭积木玩了,因为用纸币做出来的玩具远比用纸币去买玩具要便宜得多。在1921年一个面包在德国大概价值10到20马克,等到了1922年面包的价格就涨到了200马克,在1923年的下半年更是涨到了2000万马克。1923年初期的1马克可以兑换2美元,等到1923年底大概要6.5亿马克才能兑换1美元。
1923年12月金融天才沙赫特临危受命出任德意志银行总裁。沙赫特上任后立刻从两方面齐头并进:一边寻求外国金融资本的支持,一边进行货币改革。沙赫特意识到马克已失去信任,所以大家都不愿意接收马克,那么就只能重新发行货币。沙赫特拿国有土地和房屋抵押马克取代极度滥发的旧马克。意思就是新马克可以按一定比值换取土地或者房屋。这样逐渐就有人拿着黄金、美元去换取新马克。
德国央行就拿这些黄金、外汇作为抵押发行更多的新马克。当时旧马克兑换新马克的比例是多少呢?1万亿:1。这也就是说要拿1万亿旧马克才能兑换1马克。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德国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沙赫特在进行货币改革的同时又与美、英、法等国就一战赔款问题进行磋商。美国认为要想从德国获得战争赔款首先必须确保德国经济不至于,否则德国人自己都生活不下去还怎么向战胜国支付赔款?
1924年美国出台的《道威斯》试图用恢复德国经济的办法来保证德国偿付赔款。《道威斯》的主要内容是:由协约国监督改组德意志银行实行货币改革,同时由协约国方面为德国8亿金马克(折合1.9亿美元)以稳定币值。《道威斯》的执行对20年代后半期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道威斯》为美、英等国的私人资本流入德国和有效从协约国收回战债创造了条件。
实施后德国资金奇缺的问题得以解决,同时德国还从美国得到了大量物质和技术帮助。从此一批又一批美元从美国流入德国,然后再以赔款的形式流入协约国,最后又以战债的形式流回美国,从而形成了一个循环。沙赫特借此东风用银行的黄金储备为基础的新马克以一比三十亿的悬殊比率兑换旧马克。到1924年8月这个过程已基本完成。马克的汇率由此在国际市场上稳定下来。
折磨德国的漫长通货膨胀至此似乎结束了,然而这仅仅只是表面上的结束而已。德国为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把大量的国有土地和房屋被抵押出去了。这样当时的德国和德国依然是非常穷的,因为值钱的东西几乎都抵押出去了。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开始从美国纽约股市迅速向全球蔓延。德国经济走出通货膨胀的困境在相当程度上有赖于美国,因此这场发端于美国的经济大萧条也导致德国损失惨重。
一方面德国的中小企业大量破产,从而造成了大面积的失业;另一方面美国资本集中的电力、钢铁、化工等几大行业中催生出了垄断寡头集团。这时德国人更大的愿望就是对内摆脱经济危机、改善生活状况;对外解除凡尔赛体系的束缚,从而提升德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领导的纳粹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力鼓吹种族主义——以打破凡尔赛体系的束缚和发展国民经济改善民生为号召吸引了人们的广泛 。
1928年领导的纳粹党在大选中还只有2.6%的支持率,然而到了1930年9月纳粹党以18.3%的支持率成为议会第二大党。1932年7月斩获37.2%选票和230个席位的纳粹党成为了议会之一大党。这一年成为了德国总理,一年后兴登堡总统的去世使成为了德国至高无上的元首。上台后所推动的一系列扩军备战的举动使德国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
中国尽管是世界上最早发行纸币的,然而纸币在宋代以后的中国是和金属货币并行的。明清时期市面上主要的货币仍是白银、铜钱等金属货币,甚至到了民国时期社会上流通的货币一度仍主要是银元大洋。1935年国民决定实行币制改革:放弃银本位、开始发行纸币——法币。刚开始时发行了4.5亿元法币。刚开始法币是与美元挂钩的:1元法币大约等于0.25美元。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需要大量的军费投入。抗日战争早期阶段国民在前线屡战屡败,同时财政也渐渐无力支撑战争所需的开支了。国民解决财政问题的手段主要有两种:一是开始征收各种新项目的苛捐杂税,二是通过增加法币的发行量给自己印钱花。这样做实际上就是让国民手上的钱财贬值,从而在无形中把民众手中的钱掠夺到手中。
抗战期间国民发行的货币超过了市场需求的几百倍,结果重庆的战时物价涨到了战前的1700倍。这也就是说不到10年的时间里重庆的物价就涨了1000多倍。战前能买一辆车的钱到了这时只能买两个鸡蛋。等到1945年抗战结束时法币发行总量有5000多亿,比1935年增长了约1000倍,比1937年增长了约400倍。1946年6月当局悍然发动内战。这时一元法币约等于0.0005美元。
中国人民为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至少3500多万军民伤亡、直接财产损失313亿美元、间接财产损失204亿美元。这还仅仅只是日军侵华造成的损失,这其中并不包括中国在抗日战争的军费开支。打了如此艰苦的一场战争以后百废待兴,然而当局不顾人民群众需要休养生息的客观需求悍然发动内战。刚打完抗战又接着打内战使得财政背负了沉重的压力。
当局为了解决财政问题又再次使出了滥发货币这招。从1947年起当局每个月都要印上万亿的纸币:一千元、五千元、万元大钞相继出现在市面上。1947年10月以后全国的市面上均开始拒绝接受五百元以下的小钞。一些市民只能以一斤钞票换一斤菜的价格去跟农民们换蔬菜,可很快币值如脱缰野马一般的法币就贬值到连农民都不收的程度了。
1948年内战进入了转折阶段:领导的人民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连战连胜,而军队在战场上节节失利后就更加需要补充军需。当局的印钱之举由此达到了最疯狂的状态:到了1948年8月19日上海的物价指数已相当于内战前的571万倍(通胀率高达571000000%)!1948年的钞票已到了一麻袋钞票买不到一斤大米的地步。当时人们上街买东西都是扛着一麻袋的钱。
《中国物价史》曾记载民国时期100元法币在不同时期可以买到的物品:1937年买两头牛,1939年买一头牛,1941年买一头猪,1943年买一只母鸡,1945年买一条鱼,1946年买一个蛋,1947年买三分之一根油条,1948年买4粒大米。法币的贬值对国民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国民尽管靠这种方式弥补了自己的财政负担,可由此造成的社会问题也使国民民心尽失。当然内部也不是没人意识到问题。
1948年8月19日召开的政治会议通过了由翁文灏、王云五提出的货币改革方案。当晚即由蒋介石以总统名义发布“财政经济紧急令”:私人持有黄金、白银、外汇,凡私人持有者限于9月30日前收兑成金圆券;全国物价冻结在8月19日水平。随后国民开始发行新的货币——金圆券。当时1金圆券兑换300万法币。然而国民又走上了老路:金圆券甚至比以前的法币印得还快。
法币改金圆券其实不过是换汤不换药:说起来好像是换了一种新币,可的滥发行为有增无减。法币改金圆券无法从根子上解决所面临的通货膨胀问题。尽管蒋介石明令私人不得持有黄金、白银、外汇,也不得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蒋经国甚至专门前往上海进行经济管制,然而蒋经国在上海查办投机奸商时直接查到了孔祥熙的儿子孔令侃头上。
内的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从来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蒋经国在上海的打虎行动在的干预下最终不了了之。无法突破内部既得利益集团的束缚,所以根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通货膨胀问题。金圆券很快就像之前的法币一样贬值成了一堆废纸。到1949年下半年的时候500万金圆券约等于刚开始发行的1元金圆券。这时一石大米要4.4亿元、一个烧饼也要5000元金圆券。
到最终也没能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发行人民币。如果说新中国的货币政策使得中国经济实现了从乱到治,那么位于非洲南部的津巴布韦则经历了从治到乱的过程。津巴布韦这个和南非有些类似:津巴布韦在殖民者统治的时代实行严格的种族隔离政策。统治津巴布韦的白人殖民者还给当地取了一个欧洲化的名字“南罗得西亚”。
1964年南罗得西亚白人右翼势力组成以伊恩·史密斯为首的。1965年11月伊恩·史密斯在英、美等国支持下宣布“独立”。至此南罗得西亚和南非一样在名义上获得了独立,然而这个独立后的依然操纵在白人殖民者手中。19年9月10日-12月15日南罗德西亚的白人与穆加贝领导的爱国者阵线在前宗主国英国的调停下在伦敦召开了兰开斯特大厦会议。
双方在这次会议上达成了《兰开斯特协定》:在未来十年内不得进行土地改革和土地分配,白人农场主的土地占有依然不变。1980年2月穆加贝领导的爱国阵线在大选中获胜。同年4月18日“南罗德西亚”这个由殖民者取的国名被废除,从此“津巴布韦”成为了这个的新名字。津巴布韦的历史以此为标志掀开了崭新的一页。穆加贝领导的黑人上台执政时津巴布韦是仅次于南非的非洲第二富裕的。
津巴布韦不仅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自足,而且还通过对外出口粮食大量创汇。津巴布韦因此在饱受饥饿折磨的非洲大陆被誉为非洲“菜篮子”。津巴布韦建国初期穆加贝在处理种族关系时取了“和解与协调”的政策:他表示“决不反过来又推行种族主义”,“欢迎白人留下来,共同建设新”。穆加贝高举“反对部族主义”、“反对地方主义”的旗帜号召广大人民以利益为重反对分裂割据。
穆加贝遵守了与白人达成的十年之约:白人时期的总理史密斯在继续享受津巴布韦的退休金的同时还保留了自己的农场。之前因为担心黑人迫害而逃离津巴布韦的许多白人又回到了津巴布韦。英国公司继续在津巴布韦投资,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也不断为津巴布韦提供援助。穆加贝执政的前二十年津巴布韦在饱受饥饿、战乱困扰的非洲大陆犹如一处世外桃源。
当其他非洲连饭都吃不饱时津巴布韦却有富裕的粮食对外出口;当其他非洲还在打内战时津巴布韦却实现了民族和解。这一时期津巴布韦作为非洲仅次于南非的富裕在各项事业上都实现了稳步发展。白人殖民时期黑人几乎都是不上学的,穆加贝上台后展开的扫盲运动使津巴布韦的识字率达到了64%。这在我们看来并不算高,然而在非洲已属领先水平。津巴布韦的艾滋携带率一度达到31%。
穆加贝时代通过控制母婴传播途径和推广避孕套成功使津巴布韦的艾滋携带率减少到20%。如果津巴布韦一直照此趋势发展下去也许会在饱受贫困、饥饿、战乱、疾病困扰的非洲成为一个鹤立鸡群的发达。然而津巴布韦的发展在20世纪末迎来了转折:这一时期津巴布韦与英国新的关系恶化,出兵刚果(金)引发的财政危机又导致国内出现反浪潮。
穆加贝为保住自己的执政地位就在2000年的议会选举后开快了土改进程:强行收回白人农场主的土地。由于穆加贝上台时承诺保留白人农场主的土地,所以殖民时期不公平的土地分配现象被原封不动保留了下来。当时津巴布韦全国近一半耕地都集中在6000名白人农场主手中,而700多万黑人居民则处于无地或少地的状态。津巴布韦加快土改进程后土地得到了重新分配。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政策导致贪腐问题严重,同时也出现了白人农场主遭暴力驱逐等乱象。津巴布韦好不容易实现的民族和解就这样被再次破坏。随着土改进程的加快使得白人农场主纷纷逃离津巴布韦。这些人在离开津巴布韦时带走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耕种设备。经过这番折腾之后津巴布韦这个非洲少有的粮食出口国出现了粮食产量暴跌的现象。
津巴布韦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形势下使出了滥发纸币这种饮鸩止渴的招数。如果你现在穿越到1980年的津巴布韦赚到了100亿津巴布韦币,然后拿着这些津巴布韦币去兑换美元可以换回147亿美元。然而你却并没把这些钱兑换成美元,而是把钱存进了当地的银行,那么等到2001年的时候你取出来的钱只能兑换到1亿美元了。早上还能买一只鸡的钱到了晚上连一个鸡蛋都买不着。
恶性通胀使津巴布韦被人戏称为“穷得只剩下钱”。津巴布韦发行过人类有史以来面额更大的100万亿纸币:津巴布韦遍地都是百万富翁,然而就连买个早点都得扛着一麻袋的钱去,可能等到第二天一麻袋的钱还不如麻袋值钱。兜里动不动揣着上百万的大面额钞票却什么也买不起。从2000年到2008年津巴布韦的经济萎缩超过三分之一、失业率超过80%。截至2022 年9月30日津巴布韦的年通胀率已突破350%。
2008年3月后津巴布韦的经济状况恶化到顶点:财政、金融、税收等关键部门基本停止运转,水电、通讯、医疗、教育等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几近瘫痪。津巴布韦的农村一度有550万人面临粮食短缺,在城镇地区也有约220万人无法得到粮食保障。津巴布韦从一个在非洲鹤立鸡群的变成了几乎是全世界最穷的。2009年后津巴布韦不得不用美元和南非兰特替代本国货币。
2022年人民币也成为津巴布韦的法定货币之一。津巴布韦还在国内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大力引进外资、盘活国内的矿产。在此之后津巴布韦的经济形势有所好转,然而这并没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由于长期缺乏外币储备、银行实行管制,所以津巴布韦的恶性通胀并没随着本国货币的弃用而彻底终结,反而引发了津巴布韦人的“囤积潮”:民众开始囤积汽车、房产、股票等任何他们认为具有保值能力的东西。
除了20世纪这三次严重的通货膨胀之外目前也有一个正深陷通货膨胀的漩涡。南美洲的委内瑞拉和中东的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等国一样有着丰富的石油。2000年委内瑞拉的石油储量约占世界储量的4%,居南美之一位、世界第五位。随着在奥里诺科重质原油带探测到新的石油使委内瑞拉的石油储量增粘了41%达到20亿桶,这比沙特还多出将近300亿桶,一跃成为世界上潜在石油储备量更大的。
查韦斯时代的委内瑞拉凭借石油出口的收入支撑起了一整套高政策:免费住房,全民医疗,廉价食物?一时间在委内瑞拉生孩子免费、教育免费、看病免费,几乎北欧高所有的政策都被委内瑞拉直接复制,却丝毫没考虑到这实际上已远远超过委内瑞拉财政所能负担的程度。于是在委内瑞拉就出现了这样的场景:产妇在产房门口排队,因为所谓的免费医疗是以削减床位为代价的。
孩子们实际上没地方念书了,因为免费教育是以削减学校建设资金为代价的。这样一来学校都成了危房,谁还敢上课?急诊病人送到医院没人管,因为医疗队伍也缩减了,迟迟等不到保养更新的医疗设备不仅不能起到治病救人的作用,有的甚至成为事故频发的利器?一开始委内瑞拉制度上的问题还表现得并不十分突出,这主要是因为委内瑞拉丰富的石油。
然而委内瑞拉的经济结构相当单一。没能建立起完整齐全的工业体系的委内瑞拉几乎完全依赖石油出口创汇:石油收入占它总出口的95%。这种发展模式在油价高企的时候是没问题,但是从2022年下半年油价开始下跌之后问题就出现了:收入锐减,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委内瑞拉想出的高招居然是增发纸币,于是全国的印钞厂开足马力加班加点印制钞票,结果恶性通胀不可避免地降临在这个头上。
在国内财政难以为继的情况下查韦斯选择利用外汇储备来缓解,可这样做的结果无异于坐吃山空饮鸩止渴,最后委内瑞拉不得不靠举借外债度日,所借外债及其利息成为压在委内瑞拉财政之上的一块巨石。最后委内瑞拉的腐败问题更进一步加深了财富流失:高官们在海外开立私人户头,将本属委内瑞拉全体国民的国有资产转移到自己名下的户头。
这不仅令委内瑞拉损失了大量财富,也使底层劳动人民备受打击,从而阻碍了生产效率的提升。从2013年开始委内瑞拉的超市就经常面临断货的窘境,委内瑞拉人开始逐渐习惯排着长队购买日用品的生活。当初查韦斯为强调自己的玻利瓦尔主义这一政治色彩而将委内瑞拉的货币更名为委内瑞拉玻利瓦尔,然而印在委内瑞拉纸币上的这位解放者并没成为委内瑞拉经济的保护神。
在委内瑞拉高达高达700%的通货膨胀率下更大面值的100玻利瓦尔仅价值2美分。如今的玻利瓦尔已贬值到和昔日的金圆券、津巴布韦币一样了。委内瑞拉经济民生上动荡也波及到政治领域并一直延续至今,而美国势力也趁委内瑞拉国内动荡之机卷土重来:委内瑞拉国内反对党领袖、议长瓜伊多自封临时总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随即纷纷支持瓜伊多并对委内瑞拉展开制裁。
以上就是与66年属马一生有几次大灾相关内容,是关于国民 ***的分享。看完1966属马2022 最危险的一个月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理解货币的价值 兼评为啥黄金会涨
今年以来,全球一片哀鸿遍野,美日欧股市跌幅普遍在10-20%,A股跌幅超过20%,但是有两大资产表现特别亮眼,一个是黄金,一个是日元,以美元来衡量,黄金今年上涨了16%,日元上涨了6%。
我们在节前2月5日的点评报告《如美国不加息,谁最受益?》中明确指出,对于金融市场而言,美国加息延后是安慰剂而非,最受益的资产是黄金,“换美金不如买黄金”!而在此前1月份报告《为什么总是亏钱》中,也明确提出来在中国应该“买黄金”。问题是,为啥它们会涨、别的资产基本都在跌呢?我们为什么会对黄金这么有信心呢?
每一件事情的发生,看似突兀,其实都有着必然的逻辑,而本文的核心是试图理解货币的价值,去发现货币升贬背后的规律,以及对投资的启示。
一、货币的价值由供需决定、日元和黄金的供给没有大幅增加
黄金和日元其实是最近几年不太受待见的两类资产,黄金自从11年见顶以后价格几乎腰斩了一半,而且自从美联储加息喊话以来,几乎每喊必跌,在15年末一度跌至1000美元/盎司左右。
而日本的泡沫经济已经破灭了20多年,日本的明星企业索尼连年亏损,夏普也可能会更名改姓,在多年的停滞增长之后,大家对日本经济也失去了关注的兴趣。
但单纯就货币而言,其实黄金和日元都是长期上涨。
我们知道世界货币体系最早是金本位制,后来进入到央行主导的纸币时代,英镑和美元先后是全球主要的储备货币,目前在全球占霸主地位的美元最早也是和黄金挂钩的,而且在20世纪一直挂钩了70年,到11年实在撑不住才由尼克松宣布美元和黄金脱钩。
在11年时黄金兑美元是41美元/盎司左右,而最新价格是1200美元/盎司,过去的50年大约上涨了30倍。这意味着如果不考虑利息的话,黄金绝对是长期最保值的货币,因为它兑美元也一直在升值。
再来看日元,10年代时1美元可以换300日元,但目前1美元只能换110日元左右,也就是过去的50年日元大约涨了3倍。
而无论日元还是黄金,作为货币而言两者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多年来供给几乎没有大幅增加。
首先来看黄金,其唯一的来源就是金矿的生产。1900年时全球黄金的年产量是300多吨,而到2015年大约上升到3000吨,过去100年的年产量增加了10倍左右,好像增加了不少,但是平均到每年其实只增加2%左右。
如果把黄金看做一种货币的话,其实黄金产量就相当于每年新增的货币,而真正决定货币价值的应该是货币总量,也就是黄金的总存量。
在2015年时,全球黄金总存量大约是16万吨左右,当年3000吨产量相当于存量的2%,而过去100年的黄金产量的大致增加速度也就在1-2%左右,平均4、50年左右才翻一番。按照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1966年全球黄金的总存量大约是7.6万吨,而到现在大约上升到16万吨,过去50年只增加了一倍。
再来看日元,在10年代初的时候日本广义货币M3大约是100万亿日元,而最新的2015年大约是1200万亿日元,过去的50年增加了10倍左右,貌似比黄金的供应增加要多很多,但是在日本的泡沫经济破灭以后,从1990年到现在日本的广义货币M3几乎没有任何增加。
最后来看美元,在70年代初的时候美国广义货币M2总量是6000亿美元,到最新的2015年末上升到12万亿美元,过去50年翻了20倍,比日本多一倍,比黄金多了10倍,这也就意味着单纯就供给而言,美元供应的增加远远超过日元和黄金,因而日元和黄金相对于美元的长期上涨至少是有供给约束支撑的。
二、货币超发会导致贬值
历史上,所有的货币崩盘都与货币超发有关。
比如最近有媒体报道委内瑞拉最近用36架飞机从国外的印钞公司进口钞票,其货币玻利瓦尔在“Dollartoday”的最新价格是1美元兑1000玻利瓦尔左右,而官方的标价是1美元兑6.3玻利瓦尔。
而委内瑞拉货币贬值的原因就在于货币超发,其广义货币M3在14年初只有1万亿玻利瓦尔,而到15年末已经超过4万亿玻利瓦尔,过去两年翻了4倍。而在16年委内瑞拉货币总量只有4000万玻利瓦尔,过去40年其货币供应量增加了10万倍。这也难怪其会在2008年发行新货币,强行规定1新玻利瓦尔等于1000旧玻利瓦尔,因为货币实在是印得太多了。
另外一个案例是津巴布韦,我以前一个老同事韩总曾经送给我一张津巴布韦的货币,1后面印了多少了零我都数不清了,因为津巴布韦的货币都是以亿甚至万亿来计价,看似大家都是亿万富豪,其实都是一文不值,因为在2009年以后,津巴布韦宣布所有货币全部作废,不再发行自己的货币,而以美元等作为法定货币。
还有一个著名的例子是一战后的德国,由于一战战败,德国需要支付大幅战争赔款,但是税收收入又不够,只得开动了印钞机,1919年马克发行量是500亿,到1921年上升到1220亿,1922年开始失控,当年货币发行量达到12950亿,而1923年高达496585000万亿,最终德国发行了新马克,以1新马克等于4.2万亿旧马克的比率回收了已经崩溃的旧货币,无数德国家庭数代累计的财富被洗劫一空。
如果大家研究一下历史,就可以发现货币超发的案例不胜枚举,包括40年代的匈牙利、民国、70年代的智利、阿根廷、80年代的秘鲁、90年代的阿根廷、安哥拉、南斯拉夫、俄罗斯、白俄罗斯等都发生过货币超发并导致货币大幅贬值。
三、货币可以衡量价值
在经济学上,货币主要有五大功能,分别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和世界货币。也就是说,货币可以衡量商品的价值、可以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可以用于商品交易的支付、可以当做财富的储藏手段、部分强势货币可以用于国际商品的交换等。
其中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衡量商品的价值。
我们知道人类经济本质是商品经济,伴随着商品的交换也就产生了货币,最初大家都选择黄金或者白银当做货币。但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科技的大幅进步,商品生产越来越多,而黄金数量有限不够用了,所以开始进入纸币时代。
以美国经济为例,把物价变化剔除以后,其2015年的经济总量相当于1900年的40倍,这意味着货币至少要增长40倍才能够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否则的话商品价格就必须下降,而这也是在金本位时代经常发生通缩的原因,因为钱不够用了。
但是从货币来看,美国2015年的广义货币M2是12万亿美金,1900年只有66亿美金,这100多年增加了1800倍,部分原因在于物价的上升,以衡量物价总水平的GDP平减指数来衡量,2015年的美国物价比1900年上涨了22倍,再加上经济总量增加了40倍,所以货币供应量至少需要增加880倍才能够满足经济和物价上涨的需要,这和货币供应量最终增加的1800倍已经相差不远了。
再以中国为例来衡量,把18年当做100的话,2015年的GDP实际总量大约是3000,增加了30倍,GDP平减指数衡量的物价总水平增加了6倍,也就是说商品数量和价格总计增加了180倍。但从货币角度来看,18年中国的广义货币M2大约为1500亿人民币,到2015年增加到139万亿人民币,增加了940倍,远超了180倍的经济和物价增长需要。
四、货币不创造价值
如果货币超发了,能够创造价值吗?答案其实是一目了然,是不可能的。
以当时的魏玛共和国为例,1923年的货币超发了那么多,但是当年的工业生产只有1913年的54%。委内瑞拉最近两年货币增长了4倍,但是GDP已经连续两年萎缩。
再来看美国,08年以后美国启动了3次QE,成功地保住了货币增速,金融危机后7年内美国货币年均增速在6.5%左右,与过去100年的平均增速相当。但是从经济增长而言,过去7年美国GDP年均增速仅为1.4%,远低于过去100年3.4%的平均增速,这也意味着过去7年美国的货币增长未能带来相应的经济增长,而是超出了经济增长的需要。
在日本泡沫经济沸腾的80年代,年均货币增速达到10%,远超6%的历史平均增速,但是GDP增速只有4.4%,与过去历史上4.2%的平均增速相当,这意味着当时日本的货币增速也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需要。
而以中国为例,同样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在09年启动了4万亿,其效果是当年的广义货币M2增速达到了27.7%,09-15年的货币平均增速维持在16.5%,与过去20年基本相当,但是过去7年中国GDP年均增速只有8%,远低于过去20年10%的平均增速。从年度来看,过去5年的广义货币M2增速维持在14%左右,但是2011年时的GDP增速还有10%左右,而到了2015年GDP增速只有6.9%,说明我们虽然保住了稳定的货币增速,但是保不住经济增速。
五、货币超发会产生各种泡沫
如果货币超发,而经济又没能同步增长,那么一定会体现为价格的上涨,体现为各种泡沫。
大家最熟悉的是物价上涨。
比如说魏玛共和国、民国时期、包括津巴布韦等等,都发生过背着一袋子钱、只能买一粒米的故事,因为物价涨疯了、可能隔一天就会涨一倍。
在世界经济史上,70年代是著名的滞胀时代,那10年的美国货币总量增加了2.5倍,但是经济总量只增加了40%,所以10年之内的物价也大致翻了一倍。
另外一种就是资产价格的上涨。
比如大家在wind上看委内瑞拉的股市,几乎每年涨幅都牛冠全球,在2012年的时候只有100点,现在是接近15000点,涨了150倍。
还有当时的魏玛共和国,以马克衡量的股市在1923年涨了数亿倍。
这些是显而易见的泡沫。
还有一些泡沫当时不明显,但事后影响深远。
比如日本泡沫经济的80年代,股市最多的时候涨了6倍,全国地价涨了1倍、6大都市的商业地价也涨了6倍,均远超同期经济增速,结果后来泡沫经济破灭,股市、房市20多年没涨,最多的时候也都是跌掉了80%,经济也一直没有恢复元气。
美国96年以后的货币增速持续超过经济增速,产生了一个又一个泡沫。最早是在2000年产生了科网股泡沫,纳斯达克指数在5年之内涨了4倍,后来在3年之内最多跌掉了80%;然后又产生了地产泡沫、全国房价在03-07年涨了27%、其中东部地区涨幅接近40%,之后泡沫破灭,房价大概跌了20%,之后就产生了次贷危机、席卷全球;
六、如何看待当前的全球股市下跌
就在日期间,美国的纳斯达克指数数次发生重挫,著名的网络股linkedin一天之内跌掉了将近一半,纳指目前的4300点相对于15年5200的高点已经跌掉了接近20%。
Linkedin暴跌的原因是公布业绩不达预期,而这其实是普遍现象。因为过去7年美国纳斯达克指数涨了3倍,道指涨了2倍多,但是实际经济大约增长了10%,算上物价上涨以后的名义经济总量大约增长了20%,金融资产涨幅远超经济增长,大量的股票价格上涨并非是业绩增长,或是靠低利率时代低价发债回购股票、做高股息率,或是靠着美丽动听的故事来支撑,但现在因为美国加息钱少了都做不下去了,所以大家会担心出现新一轮的科网股泡沫破灭。
而欧洲和日本股市的下跌同样让人瞠目结舌,大家开玩笑说以前都怪中国、现在都知道不全是咱的错了吧,其实也和资产价格上涨过头有关。
日本股市过去3年涨了一倍,但是同期的实际GDP大约增长了2%、名义GDP大约增长了5%,股市涨幅远超经济增长。
在欧洲也有类似的问题,德国股市在金融危机以后上涨了1倍,但是同期的实际GDP大约增长了6%、名义GDP大约增长了18%,股市涨幅也远超经济增长。
而这一次欧洲股市暴跌的导火索是德国金融巨头德银的业绩大幅亏损,其15年亏损了68亿欧元,是08年以来首次出现年度亏损,以致于市场担心其发行的CoCo债券利息不能偿还。而德银巨亏的原因除了此前Libor操纵案的巨额罚款之外,一个核心原因在于其盈利依赖于交易业务,而交易业务依赖于金融市场行情,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七、对货币政策的反思,金融不是炼金术
QE最早被日本所发明,但是在日本实施的这十多年中,经济并没有任何改善,而且资本市场也长期低迷,偶尔反弹也只是回光返照。而过去20年日本的股市几乎没有增长,原因在于其GDP没有任何增长,所以金融市场就几乎没有任何表现。
我们曾经统计过美国股市过去100年的涨幅,平均大约在6%左右,和6%的GDP名义增速大致相当,也就是说长期看金融市场如实反映了经济增长情况。
即便是德国魏玛时期的股市,由于货币的疯狂超发,以马克衡量的股市涨了数亿倍,但以美元衡量的股市其实是在下跌,如实反映了经济的萎缩。
因此,历史表明金融市场不是炼金术,而是实体经济的映射,因而只有在实体经济繁荣的支撑下,金融市场的繁荣才可以持续。
在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经济乏善可陈,而金融市场一片兴旺发达,其主要功臣是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全球金融市场的繁荣远超实体经济,其实也意味着泡沫在酝酿,风险在积聚。
而始于15年12月的美联储加息,其实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大家发现其实市场一直在赚货币泡沫的钱,而现在美联储货币政策出现了拐点,所以大家很难再赚货币放水的钱,因此就可能会亏钱甚至亏大钱。
从短期来看,由于市场已经对货币放水产生依赖,所以一旦停药会产生严重的不适反应,因此大家希望央行再次放水,比如目前美国的期货市场已经预计美联储2016年不会再加息,甚至还有可能会再降息。
而对于央行而言,短期放水之下,如果经济和股市都能转好,其实是皆大欢喜,所以也愿意配合,比如日本央行立即开始紧急行动,美联储耶伦在2月份最新的国会证词中,也坦承最近的经济在放缓,国际和金融形势的动荡对经济不利,如果经济持续低于预期,那么加息的路径和幅度也会比大家预想的要低,所以也给了市场一剂安慰。
但美联储毕竟有着管理经济和金融市场100多年的经验,深知长期宽松货币政策的危害,因此耶伦在证词中也屡次提及,当前低通胀主要源于低油价、但这些因素迟早会消退,如果劳动力市场持续强劲、物价迟早会起来,而加息太晚的话,一旦经济过热可能会引发急剧的紧缩,这对经济的伤害更大。所以耶伦的讲话其实是模棱两可,也提到如果经济好于预期,那么加息的幅度也会比预期要快。
这意味着美国再次启动降息等宽松货币政策其实是极小概率,未来只是加息紧缩在节奏上的区别,因而加息延后对于全球而言只是安慰剂而绝非。
八、对中国的启示:短期黄金保值、长期唯有改革
在07年以前,中国过去30年的货币增速大约是每年16%,而同期GDP实际增速大约每年10%,算上物价以后的GDP名义增速大约16%,与货币增速基本相当,所以货币增速如实地反映了经济进步和物价上涨,在资本市场上并没有显著的泡沫出现。
但是从08年开始,中国的货币增速依然维持在每年16%左右,而同期GDP实际增速下降到8%,GDP名义增速也只有11%左右,很显然货币增速明显超过了经济和物价上涨的需要,这个时候其实就产生了资产泡沫的温床。
比如A股中涨幅最大的创业板,过去3年的最大涨幅达到了6倍,但是同期盈利增长不到1倍,所以平均估值一度超过100倍pe。而A股中的主板也在15年最多涨了1倍,同期没有任何盈利的支撑,完全体现为估值的提升。
另外一个重要的现象是房价上涨,15年北京、上海、深圳三地房价的涨幅都在30%以上,大家都以位置好、服务配套齐全、移民多来解释一线城市房价的上涨,但是这些优点在07年以前也都存在,为啥现在的房价涨的比当时还要快呢?
其实也是和股市一样的解释,07年以前货币主要给经济用,所以没有太多溢出,而从08年开始货币超发、远超经济需要,所以房地产作为最能吸纳货币的资产也最为受益,尤其是三大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从日本来看,在泡沫经济时代确实六大都市涨得最多,但是泡沫破灭以后一样不少跌,所以一线并不是上涨的代名词。
因此不论是股票还是房地产,如果作为金融资产来衡量,其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其实还是要反映经济增长的变化,所以涨多了就是泡沫。
而这个泡沫首先体现为货币的泡沫、带来贬值压力。比如以货币供应量M2来衡量,07年时美国M2是7.3万亿美金,中国是5.5万亿美金,当时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是7.4,而目前美国的M2是12万亿美金,而中国的M2已经达到21万亿美金,而目前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是6.6,所以简单比较一下历史,就会发现货币超发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贬值压力。
所以央行会在年前最后一天发报告,特地写专题坦承,降准会增加贬值压力,言外之意就是货币超发会导致汇率贬值,反过来理解,如果想保住人民币的价值、缓解贬值压力,其实就不能大幅降准、也就意味着国内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告一段落了。
而16年以来的股市下跌,其实就是对宽松货币政策延后的反映,因为经济不好,A股一直在赚货币放水的钱。现在央行迫于贬值压力不想放水,那么大家就赚不到钱,甚至容易亏钱。而股市在经历大幅下跌之后,其实风险也在大幅释放,尤其央行的货币政策只是宽松的延后而非转向,所以看上去并非无可救药,只是无论从经济复苏还是宽松加码来看,短期找不到趋势性上涨的理由而已。
其实目前最需要担心的是房地产市场,因为房地产和股市其实是一样的逻辑,都和经济货币密切相关,只不过房地产的周期更长、影响面更大。我们其实需要思考的是,如果央行不再大幅放水,房价会怎么样?难道一线城市的房价会永远涨吗,万一下跌会怎么样呢?
所以我们才会推荐大家买黄金,而且是在年初就开始推荐。因为对于中国的老百姓而言,过去的资产大多是升值的,因为受益于货币放水。但是现在水放得太多以后,汇率出现了贬值压力,所以未来要么汇率贬值,要么不再放水、资产价格难涨,不管哪种情况其实都意味着财富的受损,这个时候其实首要的任务不是财富增值、而是保值。而且在外汇管制加强的背景下,换美金并不现实,而且还给添乱,而美金也有印钞的问题,还不如买黄金,也就是我们一直讲的“换美金不如买黄金”!
黄金本身不创造价值,因此黄金的作用是保值而非增值,如果经济有稳定增长,黄金肯定跑不过有息资产。所以长期来看,以美元计价的美国国债、股票都显著跑赢了黄金,从国内来看,1990年时的金价大概70元/克,现在涨到260元/克,其实涨幅也远比不上股市和房地产。
但是风水轮流转,其实全球过去几年经济已经没啥增长了,本来对黄金有利,但是央行的放水让大家感觉金融市场的繁荣,以为经济和盈利也很好,又把黄金地杀了一把,现在发现实体经济还是不行,而金融市场泡沫化以后要还债,所以黄金短期的保值功能特别突出。
而对于房子和股票等金融资产,历史的启示是其上涨依赖于实体经济,这也就意味着在人口红利、城镇化、出口等传统红利衰竭以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必须从货币驱动转向效率驱动,所以提出来供给侧改革,虽然会有短期阵痛,其实也是希望降低货币依赖、下决心加大改革力度来提高效率,而只有经济好了,金融资产才有长期繁荣的希望。
福特T型车的生产销售
福特汽车公司的Piquette厂的生产能力很难满足急剧市场需求,在其生产的第一个月内仅组装了11辆汽车。1910年,在已经生产了12,000辆T型车之后,亨利·福特将公司搬至“高地公园”(Highland Park)厂。T型车是世界上第一种以大量通用零部件进行大规模流水线装配作业的汽车,它的目标市场是美国社会的中产阶级。福特公司生产的大多数的T型车都是黑色的,亨利·福特曾有一句名言“任何顾客可以将这辆车漆成任何他所愿意的颜色,只要它是黑色的”(Any customer can he a car painted any color that he wants so long as it is black)。事实上,在1908年至1914年间,福特公司也曾生产过其他不同颜色的汽车,但在1915年至1925年间,为了提高生产速率,福特公司只使用价格低廉干燥迅速的日本黑涂料(后替换为低氮硝化纤维素亮漆)。亨利·福特这种极端做法使他逐渐为竞争对手蚕食其市场份额,1926年至1927年不得不重新生产不同颜色涂装的汽车。
一辆停靠在澳大利亚Geelong图书馆前的T型车,1915年到了1914年,经过优化的流水装配线已经可以在93分钟内生产一部汽车,而同期其他所有汽车生产商的生产能力总合也不及于此。在这一年里他的第一千万辆汽车问世,此时全世界十分之九的汽车都是汽车都是福特汽车公司生产的。该车型是如此的成功,以至于在1917年至1923年之间居然没有做过任何的广告。直到1927年停产,全世界共有超过1500万辆T型车被生产,而这个纪录保持了将近一个世纪。
T型车的起初售价是850美金,而同期与之相竞争的车型售价通常为2000至3000美金。到了1920年代,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产能扩大,价格已降至300美元(考虑到通货膨胀,大概相当于今天3,300美金)。亨利用工业垂直整合的方法来优化汽车生产,他特别指定了零件供应商应如何制造运送部件的柳条箱,使拆卸了的柳条箱木条可以作为预制部件用于汽车的主体之中。他甚至连加工的边角木料与木屑也不放过,将其制成一种名为“Kingsford”的木炭,并同样成为市场主导品牌。
然而贯穿整个T型车的生产历程之中,却鲜有较大的革新。亨利相信T型车是每一个人所需要与追求的,并拒绝他人改进的建议。而此时他的竞争对手正在以更低的价格生产更加舒适与外观新颖的汽车,T型车不断丢失市场份额,最终其销量在1927年为雪佛兰公司所超越。福特汽车公司不得不在1927年5月26日将T型车停产,全面投向A型车的生产。而T型车引擎的生产一直延续到1941年8月4日,在该车停产后的仍有17,000部引擎被制造。 就在卡尔·本茨发明汽车后不到20年的时间,1905年,一个有着爱尔兰血统的美国农民成立了自己的汽车公司,从此之后,世界汽车的发展是因为他而改变,这个人就是亨利·福特。当时欧洲的汽车都是贵族们的专属,普通人很难拥有,这个出身平民的工程师却一心想改变这种现状,能让更多的人驾驶并拥有一辆汽车是他的梦想。在T型车诞生前5年的时间里,亨利·福特带领他的团队研发了19款不同的车型,并按字母的顺序命名,在发动机和传动系统上都作了很多尝试,也为此后T型车的诞生打下了基础。
1908年10月1日,这是一个值得福特永远纪念的日子,经过几年的努力,福特T型车终于驶下了工厂的生产线。它与以往的汽车大有不同:结构简单,驾驶方便,可靠耐用,最主要的是价格低廉,最初的售价只有825美元,相当于同类车型的三分之一。自始至终,T型车的结构都没有大的改变,四缸汽油发动机,最大功率20马力,最高时速72km/h,但这并不影响它创造销量奇迹。第一年,T型车的产量达到10,660辆,创下了汽车行业的记录。到了1921年,T型车的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56.6%,而此时的售价也降到了260美元,美国的普通家庭开始率先进入汽车时代。在T型车投产的19年里,仅在美国销售就超过1500万辆。 说T型车带来了汽车工业的腾飞一点也不为过,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亨利·福特对于传统的生产方式进行了大胆的改变。传统的手工式生产已经不可能达到如此高的产量,1913年他率先建立了一条流动的生产线,从一个零件开始到一辆整车,都在这条流水线上完成,大大提高了效率的生产方式一直延续到今天。同时还将更多的电子产品装配到汽车上,将汽车分解成各个总成,底盘、车身、发动机等独立装配和拆卸,让客户有更多的自由选择余地。
为了增加工人的积极性,亨利·福特大幅度提高工人的工资,一天5美元的工资标准不仅让他的工人们率先拥有了汽车,还在美国引发了一场社会革命。与此同时,福特T型车还带来了一次汽车技术的革命,将发动机缸体和曲轴箱合并成一个零件,气缸盖可独立拆卸,以及让换档更为方便的行星齿轮变速器等。这些进步使它称为竞争对手不得不模仿的对象,也在很长时间里引领了汽车技术的发展。 福特汽车公司 由亨利·福特先生创立于1903年。总部设在美国密歇根州迪尔伯恩市,在其20世纪如日中天的时候,福特、通用与克莱斯勒被认为是底特律的三大汽车生产商。这三家公司统治着美国汽车市场。
福特汽车的商标是来自创办人亨利福特常用的签名字体。福特汽车在美国汽车市场连续七十五年保持销售量第二名,仅次于通用汽车,2007年才因油价高涨大型SUV休旅车与卡车销量减少,被丰田汽车超越成为美国市场销售量第三名。
亨利·福特引用了大批量汽车生产以及大批量工厂员工管理的方法,更别具匠心地设计了以移动式流水线为代表的新生产序列。他对高效率、高工资、低售价的结合对当时美国制造业来说是一次翻天覆地的改革创新。这套方法因此被称为福特制。 1908年:第一辆T型车诞生于底特律Piquette工厂,开始了其辉煌的19年。
1909年:T型车出现在纽约到西雅图的汽车拉力赛中,用了22天驶完了4100英里的路程。
1910 年:福特将T型车生产线转移到了位于高地公园的组装工厂内,这座玻璃幕墙结构的厂房被称为水晶宫殿。
1913年:福特在高地公园工厂内开始用流水线生产,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一个底盘的生产时间由原来的14个小时缩短到了1.5小时。
1914年:亨利·福特对外宣称:“你可以选择任何车身颜色,只要它是黑色的。”从1914年到1925年福特T型车一直都是黑色车身。
1917年:7月14日,第200万辆T型车驶下生产线,真正称为平民轿车的典范。
1919年:福特将电启动装置安装到T型车上,使人们不必再下车手摇启动发动机。
1921年:第500万辆T型车下线,福特开始垄断美国乃至世界的汽车市场。
1924年:仅仅过了3年时间,第1000万辆T型车就驶下了生产线,当年,车手弗兰克驾驶T型车沿着林肯高速公路从纽约开到了旧金山。
1925年:在T型车基础上改型而来的皮卡车型在福特第一工厂生产,后部的车厢改成了货舱。
1927年:在经历了19年、生产1500万辆之后,T型车终于完成了历史使命。
1999年:由132名记者和专家组成的评委在经历3年7轮投票之后,T型车在700辆候选车型中胜出,获得了“世纪之车”的称号。
2003年:43辆福特T型车开始环美国的旅行,以纪念福特公司成立100周年。
2008年,福特举行了盛大的T型车100周年庆典,其中展示了很多福特最新车型,比如新嘉年华,F-150和一款油电混合的发动机。
2月21日发生的事
1832年——英国探险远征队发现了格陵兰岛。
1848年——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得里希·恩格斯发表共产主义宣言。
1874年—— “马嘉理”发生
1895年—— 兴中会成立
1898年—— 谭嗣同等创立南学会
1915年——马苏里亚恩湖第二次战役结束,俄军死亡20万,被俘10万
1916年——凡尔登战役开始。这天,德国集中10个师27万人1000多门大炮,向法国凡尔登要塞发动大规模进攻。凡尔登战役中,双方伤亡各30多万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921年——礼萨汗发动军事
1922年——英国在埃及的保护国统治结束
1926年——中央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
1930年——袁文才、王佐被杀冤案
1933年——工农红军粉碎国民党第四次“围剿”
1934年——抗联成立总指挥部,杨靖宇挂帅
1936年——提出召集全国抗日救国代表大会
1937年——国民党接受***提出的建立统一战线的主张
1941年——二战中,盟军部队在意大利占领的非洲领土埃塞俄比亚登陆
1941年——新四军讨伐李长江
1949年——、会见傅作义
1949年——傅作义部被编入解放军
1951年——中央人民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条例》
1955年——院发布关于发行新的人民币和收回现行人民币的命令,并规定从3月1日起实施。新币1元等于旧币1万元
1962年——在北京主持召开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
1962年——全面调整国民经济的西楼会议召开
1963年——苏共中央向中央建议停止公开论战
12年——尼克松访问我国
18年——张广厚函数理论达世界水平
1986年——《人民日报》报道,我国发射的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定点成功
1995年——国家教委百所高校将改革招生收费制度
2006年——这一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央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行动纲领。
出生
1791年——卡尔·车尔尼出生,奥地利钢琴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年——刘景全出生,中国书法家。
逝世
1949年—— 沙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 (1892~1949),美国医生和精神分析理论家、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1934年——尼加拉瓜民族英雄桑地诺被害
1935年——西北红军和陕北革命根据地创建者谢子长逝世
年——苏联著说家、20世纪苏联文学的杰出代表肖洛霍夫逝世,享年79岁。他用12年时间写成长篇《静静的顿河》。由于他在这部中“对顿河流域的史诗般的描写中,以艺术力量和正直地创造性地反映了俄罗斯人民的一个历史阶段”而获得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其他著名的长篇还有《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个人的遭遇》《他们为祖国而战》等;特写和政论文集《心中的俄罗斯》。
节日
每年的2月21日是国际母语日。为了纪念孟加拉国人民为争取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权利而做出的牺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9年决定将每年2月21日确定为“国际母语日”,旨在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多语种化。
2月21日是反对殖民主义斗争日。
运程
2月21日出生的人受到数字3(2+1=3)与辽阔的木星的影响。他们大都拥有极大的野心,有的时候还会有独裁的倾向。受木星的影响,对这世界会有相当开阔的胸襟,向外扩展,另外由于海王星(双鱼座的主宰行星)的影响,所以也会有理财投资天赋和崇高的理想。
健康
2月21日出生的人容易将他们所有的问题放在心里,以至于受到慢性内分泌失调之苦。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天出生的人大多会有严重的挫折感。临床治疗或心理咨询可能会有一些帮助,但最终还得靠他们自己调适来解决这种困扰。
至于饮食方面,均衡的饮食是很重要的;不过,增强他们精神力量的一大妙方却是强调美食与诱人的独家口味。尤其是精神上的满足远远大于物质要求。至于运动方面,则只推荐轻度或中度的运动,比如说散散步或游泳等。
建议
发展你的社会面,别只是把自己封闭在自我的小圈圈中。多出外走走,多亲近别人,保持活力与用心经营人际关系。
相信自己!!!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